【家後】這個作品,我想在父親節這兩天相信很多人有看過,從作者在標題的引用【 『家後』‧聽我說完一個故事 】,一直到內容,甚至是影音版的呈現,都讓人震撼,有人震撼的是一種較為悲傷的感動,而我在看完這作品後,當然也是被作品的內容與敘述感動,但是在裡面看到的卻是比較正向的東西,也很佩服作者在這類的題材能夠很有勇氣的把它很真實的呈現在網路上,供大家觀看,就這點相對於較保守的東方人來說實屬不易。

以這作品來看現在的攝影,有一些很有趣 ,有人喜歡生態,有人喜歡大自然風景,有人喜歡美美的人像,有人喜歡紀實攝影,單就攝影來說有太多的題材跟種類,因為題材都在我們的生活周遭發生,而這些發生的事件,我們利用相機把它拍攝下來,簡單的說這就是攝影,利用相機的功能,把眼前的事物紀錄下來,變成一張張的影像,而這些影像也因為當時的紀錄,變成一種【歷史】,因為下一秒要發生什麼事情,誰知道,只有再我們當下的那一秒把它記錄下來,我們在下一秒回頭看時,或者說在未來好久好久一段時間再來看,就會變成一種【記憶】。

在最近有很多人在討論,【攝影】有時候是為了什麼,就像前面說的,有人喜歡美的事物,有人想要留下紀錄,有些人想藉由攝影寫日記,有人想要藉由它來打發時間,有很多很多種大家接觸攝影的理由。也有人在討論什麼是好作品,對我來說,影像的喜愛是主觀的你喜歡就是喜歡,或許沒有什麼理由,也有些人說,這個作品打動了我,所以我喜歡。之前也有和一些人聊過,【我們不能控制別人從這影像看到什麼,但是我們自己要知道這個作品我們要表達什麼】,或者換各方式說【一個作品有100個人看,只要有一個人看到我要傳達什麼,那這個作品就可以說是成功的影像】。而在最近,也可以說最紅的話題【器材不是重點,重要的是相機後的那個腦袋】,而這個話題,再近期會引起很多人討論或者是思考,也是目前相機普及的原因,也是很多人在接觸攝影之後會去思考,或者說去討論這樣的東西,玩器材?或者是拍東西?其實這兩種方向,對我來說,沒啥對或不對,有人喜歡玩器材,去探討器材的奧秘。有人想去琢磨影像的質,各有它的趣味。

如果我們單純就【影像】來看,一個作品如何會讓很多人感同身受,或者看完會覺得,挖!好美.....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我想這都是這些作品的【內容】讓很多人共鳴,所以可以獲得很多人的掌聲,獲得很多正面的評價。所以目前有時候在看作品,我常常會先看【主題】再去看它的內容,看完之後再去思考這個內容跟這個主題的契合度,如果這兩者是相合度很高的,通常這作品就已經成功90%,再來10%就只是讓你本身感動幾分,或者眼睛為之一亮的程度多寡罷了。這次從DCV看到【家後】這個作品,除了內容本身讓人動容,我想更重要的是作者他在拍攝時,後期製作所要傳達給我們什麼樣的訊息,也可以讓一些徬徨的人去思考,攝影的目的,或者是我希望我可以藉由攝影看到什麼。

【家後】這個拍攝,主要是作者把他爸爸生病時期,媽媽從家裡出發到醫院照顧老伴的一個過程,利用相機把它記錄下來。就攝影來說,拍攝的方式很平實,沒有很多無謂的點綴,從公車,到醫院病房,再到主角與配角之間的互動,很單純,但是因為是家人的因素,作者利用相機把爸爸跟媽媽之間的愛拍出來,也把他對於爸爸的愛也拍出來,讓這個很平實的影像頓時間變的很巨大,足以震撼人,因為他把攝影裡,最不容易表達的【情感】部分拍出來,這是不容易的地方,也是現在很多人在討論【影像】時常常會去觸及的問題。再加上作者在後期製作時,加以文字輔助,還有音樂等的配合,把這作品的【內容】發揮極致,也把【家後】這兩個字在這作品中要表達的東西很清楚的讓人感受的到,也看的到。我相信如果認同這個作品的人,給予它的分數應該是101分,而這個多的1分,主要是在於,它讓我們去省思我們週遭親密的人,是否我們是不是有忽略掉,是不是我們在忙的同時,應該抽些時間去關心一下,可以是打個招呼,問聲好......等你可以想的到的方式。對我來說,【家後】已經超出所謂的單一攝影作品,在某種層級上,它已經提升很多很多,至於是什麼,我覺得我無法評論。

這個作品,對我來說,可以說是今年所看到最好的一個攝影作品,它讓我甚至很多人除了攝影之外獲得很多更寶貴的東西。這也讓我想起,去年大陸一位攝影師把他爸爸媽媽相依為命,相互恩愛的情景拍攝下來,發表出來,這個作品也是讓很多人共鳴,很多人看到後感動,但也充滿溫暖。這樣的作品即使它很平凡,只是一個生活週遭所發生的一個事件,但因為它真實,而在操作相機的攝影師懷著真誠的心,出來的影像反而是最為震撼。

【影像】有太多種類,沒有絕對的好題材,出來的影像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在程度上,只有讓人感受多寡的差別,可能一點點,也有可能讓人潰堤,或者看完頻頻點頭稱是,操控這些的就在於【主題】與【內容】上的思考與鋪陳,而在操作相機時,只要多想一下,多看一下,放慢腳步,可能是想一下這個時機快門我按下去有啥意義,如果你思考過後,再去按快門,我想在最後影像的【結果】會是好的,因為那時,你思考過,你知道那時你要表達什麼,甚至在很久的未來,你回頭看當時拍的東西,透過影像,你可以知道這張或者這輯要傳達什麼,讓影像不是單純平面,進而讓影像【有生命】,一個有生命的影像

最後強烈建議各位下載影音版,很棒的作品

==================================================================================
【家後】原文 BY ahome

如果你有時間,請聽我說一個故事

一個關於我爸媽的故事

去年5月8日

老爸因為心臟感到不適而急診醫院

檢查結果是心肌梗塞,慢性的

當下馬上決定做心導管手術,也就是在冠狀動脈上放入支架,好讓血管通暢

原本就是尿毒症患者(俗稱洗腎病人)的老爸,其實這幾年來,因為洗腎的併發症很多,進出醫院也蠻多次的

但我從沒想到

5月8日以後

他就再也沒回來過

其實心導管手術在台灣並不是一個難度相當高,也不是相當罕見的手術

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許多人的爸爸也都做過心導管手術

當晚的手術相當成功,醫生說的

隔著玻璃窗,我依舊記得躺在手術台上的老爸,沒有全身麻醉的他用手在擦自己的嘴巴

「應該要讓他全身麻醉的」站在一旁的開刀醫生說

「你爸爸真的很不配合,在手術的過程中一直數落我們」

真的很妙,人都進了手術室了,老爸還是這樣

「你們是最配合的病人家屬,而他是最不配合的病人」

這是當晚開刀醫生對我們下的總結

當然,還有另一個結論是

老爸的心臟,相當不樂觀,充其量只能說是在”震動”而已

回到加護病房後,我逼著自己不去看護士一進門就給家人的那張”病危通知”

那東西真的很討厭

老爸很妙,他跟護士要了一個小杯子,裡頭放了一塊小冰塊,跟一點點水

他還是跟在家一樣,愛喝冰水

「我想要吃餅乾」

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我爸跟我說的話


隔天,醫院就通知我們,老爸因為心律不整,在電擊急救的過程中休克,所以醫院緊急的將呼吸器給病人使用(俗稱插管)

一跟直通肺部的管子,從喉嚨食道進去

聽說,那比死還不如

也因為短暫的腦部缺氧,老爸有一點些微的中風,身體有半邊不太能動

從那以後

我就再也沒聽過我爸說任何一個字

其實心導管手術後的病人要康復是很快的,大約只要在加護病房躺個四五天,就能自己拎著包包走出病房

只可惜,因為我爸每隔一天必須洗腎的緣故

(洗腎對病人的負擔相當的大,過程中血壓極不穩定,很有可能就在洗腎的過程中過世)

他的身體始終無法恢復

身上的管子也就一直這樣插在身上

而併發症,也就一直不斷產生

500個日子過去了

其中我們經歷了

從台北馬偕加護病房轉到呼吸照護病房進行呼吸訓練,原來的心臟已經沒有問題,反而是併發症,以及呼吸器是個大麻煩

因為健保制度,我們無法繼續在加護病房裡,於是轉到位於新莊的署理台北醫院,呼吸照護病房

因為身體無法活動,在加上心臟功能欠佳的因素

父親的左膝以下,還有右腳大拇指

動了截肢手術

洗腎時所需的螺管,也因為血管硬化而不斷的在老爸身上找尋適當的地方,開刀,血管手術,然後用來洗腎

500個日子以來,初期跟他講要拍照時,他還會對著鏡頭微笑

現在,則是要當張開眼都很難

而老媽

在家裡藥房的生意半脫手似的給了女兒

每天每天

坐著公車,就是往醫院跑

「因為放不下心」

「因為會心疼他一個人躺在病床上」

含著淚,這是她的解釋

連續將近一年不間斷的

老媽天天,都到醫院陪著老爸

本篇作品建議觀看影音版本,會比較適合


『家後』線上收看版


『家後』影音檔案下載聯結




05.




































其實我們不會奢望他的病會好轉

或著是奇蹟似的回家

最壞的結果,我們已經都有了心理準備

我們只希望,一切,一切

順利就好

老爸很厲害,當初開刀醫生說他撐不過一星期的呢

超厲害的,真的





後記:

其實有點感到可惜

自己是在父親生病後才開始接觸攝影,我手邊連一張他還健在時幫他拍的照片都沒有

有的,就只有小DC時代,那模糊到不行當時卻又覺得OK的照片

很可惜,當我可以拿起相機來為我的家人拍照時

我只能有這樣子的畫面


希望所有無論是學攝影,或是有相機的朋友們

聽我說完故事後

能夠多多的把自己的鏡頭,對著自己最愛的人

按它個無數次的快門

只有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真的
影音檔案下載聯結

所有相片連結

如無法觀看請按此下載編碼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s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