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製FOR WHAT】

目前看到一些朋友對於【後製】好像陷入一種迷思,大部分遇到的都會說,【我不會後製,所以作品不好】,這樣的想法,在我的觀點當中,是不對的,而且大錯特錯,因為這樣的想法反而將後製變成攝影的主要課題,這樣的邏輯的確讓人無法苟同。


【攝影】是為了什麼?為什麼你會想要去玩攝影?想要去拍照?這個才是影像攝影作品的主要關鍵因素。當你的心態不對,這樣出來的作品,百分之99是有問題的,即使後製在怎高強,出來也只是一張張的【照片】。再之前去參加一各研討會【網路攝影家】舉辦,在研討會中請到幾位目前網路攝影界直得學習的前輩,中間的探討,都圍繞在一個【出發點】,其中一位前輩提到,攝影,創作,大部分都來自於抄襲,模仿,當我們去模仿當中,如何將他轉換成為自己的TYPE,這是需要學習的,當我們可以去學習到如何去轉換,這樣我們就可以進步。為啥他會說是抄襲,模仿,我想任何的影像或者說是日常生活的真實一部份,當這些畫面影響到我們,我們就會去嘗試將這影像放到我們的相機裡,這就是一種模仿。


以相機攝影來說,它可以說是一種靜態影像,快門按下去的一瞬間,就成就一張影像,而這種將畫面停止擷取下來的動作,也是拍照的樂趣所在。攝影的玩法很多,有人喜歡去研究器材,對於器材有很多的研究,這是一種玩法,也有人喜歡按快門,喜歡去看那一瞬間的影像,這也是一種玩法,但是在這些玩法當中,都要先建立你的出發點,那不然會玩的不知所措。


一張作品的呈現,有很多因素可以成就它的好與壞,或許換個方式說,一張作品可以讓人感受到幾成,主要關鍵是如何去按下快門的一瞬間。在之前回應的的一個作品當中,我有提到影像的【點,線,面】(這方面將在未來有時間來討論),這個主要是在輔助我在拍照時或者在觀看作品時一個方法,我會去做切割,將影像切為幾個部分去觀看,或者在拍照時,讓我有個依據,可以跟著自己的【節奏】去拍,節奏是啥?以我的方式,我會在拍攝前先去建構我要的方向,包刮場地,衣著,妝,髮型,天氣,主題;拍攝中有時候會因某些因素臨時去做調整,在這中間就會去引響到你如引導,如何取鏡;拍攝後如何去後期處理;這幾個點,是我所說的節奏,當然也包含了我前面提到的【點,線,面】,當這幾個重要的資訊建立在我腦中,我就可以去拍攝我想要的東西,直到成品出來。


什麼是好的影像?這個問題,其實每天都在我腦中不斷出現,我也再學習如何去看一張好的影像,在這邊先借用可藍之前PO在板上的幾張照片:









這幾張影像,乍看之下沒什麼,是一些很平常的影像,很普通,而且在技巧上,也還有增進的空間,但是我想沒人會去否定這幾張影像是不好的影像,我們可以從這幾張影像當中,去想像,也可以適度的進入到影像的感動與貼圖者的情緒。因此在我們去觀看影像,有時候就會掉入這些影像空間,這也才是影像讓人陶醉的魅力所在。


現在我們來談談後製:
【後製】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工具,而這個工具要如何使用,主要是建構在你原始影像上。為啥會這樣說,因為影像在快門按下的那一瞬間,你應該知道你要的是什麼,因此在後製上只是去把你要的東西強化出來。而後製在影像上面,他算是技巧部份,技巧是可以學習的,但是如果在拍攝當時,你不知道方向,只是為了後製而去後製出一張影像,那這樣的結果,會是如何?我不清楚,但是我想,應該鮮少觀賞者可以了解你要做啥。在這邊我貼幾張我之前拍攝【紫色記憶】修圖前後的圖,讓大家看看:












這是其中兩組照片,讓大家先看一下。【後製】的方式有很多,沒有一定的方程式,它主要是提供你一個工具,讓你可以去操作一些方向,輔助你當時拍攝這張影像的主體性,或者說是一個題材的呈現。


當時拍攝【紫色記憶】時,因為一些天候上的因素,因此無法按照原有的計畫進行,所以改變一些主題上的呈現方式,當時我要的主要在於情緒上的引導,因此在後製上使用大量的抹黑,只留下一些空間出來,並且將這塊空間的氣氛處理出來,希望達到一種思緒,想念的氣圍。這是其中一種後製方式,當然也是依照著當時所需要的去處理。我們再看看另外一位當時一起參與拍攝阿光的作品,他的作品也很成功,我很喜歡:









ㄚ光這個作品,雖有後製,但是幅度不大,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他想要表達的東西,這樣的作品我想沒人會說不好,他很成功的去進入當時拍攝的情境,所以也決定出他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出來的成品,很吸引人。


以上以兩個拍攝者對於同一場主題不同的呈現方式去說明,【後製】只是暫掉攝影作品的10~20%,他不是很絕對的步驟,他可以替作品加分,當然也有可能替作品扣分,失當的後製,會讓作品原有的水準降低,反而不後製會好些。這方面或許可以讓每個人思考一下。


有些人在說,如何去導出影像的【真】,而這個真是啥?我想應該是它的內涵,它的訴說性,如果這些可以讓人去感受到,那我想,這個【真】的部份你已經達到,如果在某一個環節上失衡,或者是你對於影像的重心偏離掉,那這張影像,或許只是一張張的【照片】。


這邊還是再次強調。【後製】只是一個方法,如何善用它,可以去學習,但是絕對不要讓一個影像的初衷,失去了意義,共勉之。

Dinow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wsim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